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乐鱼中国制造再次逆袭国产自行车席卷欧美
,几乎是所有70或者80后都曾使用过,这些二八大杠不仅仅是我们的童年回忆,更是我们当时工业的象征。
随着技术发展,我们的工业象征却被日本等企业冲击的支离破碎,后来甚至出现中国不能生产高端自行车的言论。
根据数据统计,2022年,欧洲汽车销量为925.6万辆,同比下降了4.6%,回了1993年的水平,而一种被称为Ebike的自行车,却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。
2020年,欧洲E-bike的销量约453.7万辆,到2021年,销量就突破了500万辆,并且还在以每年20%以上的速度增长。
Ebike严格意义来说不是我们常见的自行车,而是电动助力自行车,但是,与国内常见的助力车不同的是,Ebike要求必须是人力+电动混合驱动的模式,而不能是纯电动模式。
欧美地区有着长期的骑行文化,对自行车运动非常热衷,世界三大自行车赛事:环法自行车赛、环意自行车赛和环西自行车都在欧洲举行。
而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,厂商们首先想到的,就是在自行车上装上助力装置。燃油装置与环保的潮流不符,电动助力就成了唯一的选择,Ebike就此诞生了。
这种结合了人力和电力的自行车,不仅保留了自行车健身、运动的属性,并且速度更快,骑行更加轻松,甚至比起电动车,它也有续航里程更远的优势。
欧美政府也看中了它环保、健康的优势,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推广,以欧洲为例,欧盟在2014年,就拨款800亿欧元,进行自行车创新项目的研究,Ebike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。
而在美国,已有近30个州通过了E-bike的补贴方案,一辆Ebike最高可获得1100美元的补贴,补贴额累计高达数十亿美元。
1993年,第一辆商业化的Ebike自行车诞生,到2021年,不到二十年的时间,Ebike在欧洲地区的销量就接近所有汽车的总和。
即便是在美国,这个被称为“汽车轮子上的国家”,2021年Ebike的销量超过79万辆,也超过了所有新能源汽车销量总和(65.2 万台)。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,2022年,Ebike的全球市场规模,已经超过497亿美元。并且还将以每年10%以上的速度增长,预计到2030年,市场规模将超过1180亿美元,成为一个新的万亿元市场。
Ebike看似很简单,只不过是一辆自行车加了个电动机,但其实制造难度和技术水平却一点也不低。
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,骑车的时候每一脚的发力程度,都不算固定,遇到比较陡的上坡,甚至得站起来蹬踏板。
人力忽高忽低,相应的电力输出也得与之匹配。人蹬得轻,电机就得出大力,人蹬得重,电机就得出小力。
1993年,日本的公司推出了第一辆Ebike,取名为PAS自行车(Power Assist System电动助力系统)。
这套系统以力矩传感器为核心,速度传感器、踏频传感器等多个传感器为辅助,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,检测人每次蹬踏板的出力情况。
然后,根据传感器的数据,来调节电机的输出功率,人力输出大,电力输出相应提高,人力输出减小,电力输出也相应减少。
这样一来,就能做到每一脚蹬下去,阻力都差不多,不会让人一脚踩空,也不会一脚踩不下去,让人的骑行变轻松的同时,也能节省电力。
之后,欧洲厂商博世、马牌等入场之后,又给这套系统加上了数学模型和算法,将传感器的数据输入到芯片中,经过计算后,再调节电机出力。这让整个电动助力系统的输出更加科学,更加符合的生理构造。
这样的一套复杂的系统,自然也是价格不菲,目前市场上的Ebike产品,价格大都集中在1000-4000美元之间。而这其中价值的大头,就在电动助力系统上,
因为这些先进的传感器,大多都需要用到先进的半导体技术,而在90年代,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。
所以,在90年代末,Ebike传入中国时,中国的厂商只能本地生产车架,而最重要,也是最贵的电动助力系统,却需要从日本、欧洲等地原装进口。
中国企业也曾尝试着自研电动助力系统,但是因为传感器技术上的巨大差距,最后弄出来的,只能是带踏板的电动车。
这种带踏板的电动车,引入了摩托车上的拧把式结构来调节出力,与其说是电动自行车,倒不如说更像是电动摩托车。发展到后来,更是随着政策的变化,取消了踏板,彻底变成了电动摩托车。
Ebike在中国也就销声匿迹了,电动摩托车一家独大的局面,严格意义来说它确实属于被淘汰的产品。
技术落后的代价,就是Ebike在全球市场不断发展,中国厂商却只能代工生产利润微薄的自行车架。
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中国曾被称为“自行车王国”,在当时,自行车还是结婚必备的“三大件”之一。
而庞大的市场也诞生了一批知名的自行车品牌,永久、凤凰,几乎是所有70后、80后都耳熟能详的品牌,二八大杠更是无数人的童年回忆。
1986年,法国自行车品牌LOOK率先研发并生产出,世界上第一台碳纤维公路自行车,型号为LOOK KG86。
在国外自行车行业,不断细化出山地自行车、公路自行车等类型,变速器、刹车、车架工艺不断进步的同时,中国的自行车还是二八大杠的“傻大黑粗”形象。
因此,当捷安特、美利达等台资、外资自行车厂商,进入市场后,设计更加新颖,技术实力更加强大的进口自行车,开始逐渐占领市场。
国产自行车品牌诸如凤凰、永久、飞鸽等等,逐渐没落,到今天更是成为了时代的眼泪,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年,世界前十大自行车品牌中,除了来自省的捷安特和美利达以外,其余的全是欧美品牌,再无一家中国企业。
随着国内经济水平、技术实力的不断进步,原本高不可及的多传感器控制,数学模型和算法,开始逐渐被国内厂商攻克,我们开始走上了逆袭的道路。
不仅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,并且还获得了欧洲的技术认可,通过了欧盟的EN15194、EN300220标准认证。
在2010年左右,电机和电池还是日本、欧洲厂商的优势项目,但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,中国厂商在电机和电池上实现了反超。
而这种反超带来的效果,就是国内的Ebike厂商,可以获得更便宜、质量更好的电机和电池,在价格和成本上实现了对欧美企业的逆袭。
到2022年,美国本土几乎没有Ebike产能,而欧洲的Ebike产能虽然排名第一,但是大量零部件都是从中国地区进口的,目的是规避欧洲地区高额的整车进口关税。
实际上,中国的Ebike产能已经接近世界第一,国产品牌大鱼智行在美国市场,已经占到了35%的份额,位列第一。
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,电池、电极、电控上的技术进步成果,将会逐渐外溢到Ebike领域,中国厂商也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,成为产销双第一也不再是一个梦想。
有人说,等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逆袭,欧洲人可能已经转投自行车了。但我要说的是,即便是转投自行车,欧洲人依然躲不开我们的收割。